CMEH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始创于2002年,展会举办地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多个城市轮回举办,CMEH医博会是有影响力的医疗器械展会在历经多年的积累和沉淀,现已发展成为覆盖医疗器械全产业链、集产品技术、新品首发、采购贸易、为一体的全球化综合服务平台
近日,跨国药企巨头牵手互联网医疗企业频频传来合作的消息。
7月9日 ,吉利德科学宣布与京东健康在数字医疗健康生态领域达成战略合作。三天后,礼来中国宣布与腾讯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如今,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成为驱动医疗服务创新的新引擎,为建立健全优质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提供有力的支撑,不断助力医药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特别是在“健康中国2030”的战略背景下,国家陆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和规范管理的通知》等多项政策,激发了医疗健康行业对数字技术和服务创新的关注和投入,科技与医疗的深度融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眼下,中国互联网医疗产业已从最开始的在线问诊模式,逐步演变成囊括在线问诊、远程治疗、承接处方外流、送药到家等一整套闭环服务,成为公立医疗机构的有效补充,也成为跨国药企聚焦的一大方向。
重点布局慢病管理领域
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为了满足中国3亿慢性病患者群体对于诊疗及护理智能化、网络化、数字信息化的需求,以及最大化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医疗行业正不断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与医疗技术碰撞交融,以构建现代诊疗及护理领域新格局。
近几年,跨国药企也在持续积极地与互联网医疗企业进行在慢病领域进行交流互动。例如,今年6月,赛诺菲与勃林格殷格翰接连宣布携手京东健康达成战略合作,在患者就医的诊前、诊中、诊后进行全病程服务,并探索创新的支付手段,全方位提升患者的互联网就医问药和疾病管理体验。而在7月12日,礼来中国与腾讯达成的深度战略合作,也希望借助云服务、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科技等技术赋能智慧医疗创新服务,打造一个以患者为中心、各方共赢的智慧医疗生态系统。
礼来中国总裁兼总经理季礼文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时表示:“礼来中国与在数字化医疗方面的深度战略探索将主要围绕糖尿病、免疫疾病、肿瘤疾病领域展开以下几个方面合作:就创新患者管理、互联网医疗和在线疾病教育方面深度合作,并协力打造一站式用药服务和患者管理平台,从而联通患者、医生、药师和/或护士等相关端口。此外,礼来中国还将与腾讯探索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创新数字化技术在医疗健康与制药行业的深度应用,推动医生与患者服务、员工的赋能与生产力提升、业务流程的优化与革新等。”
针对这样的合作模式,有业内资深人士分析称,当下,跨国药企已经转变传统的合作模式,通过与互联网医疗企业合作,更便于他们直接给患者提供专业化的疾病科普及规范用药等知识服务。
换言之,过去,在以医院和医生为主导的卖方市场中,药品需要去挑选适合服用它的患者。但现在,患者终于可以通过这一系列的改变去选适合自己服用的药品。除此之外,当制药企业通过互联网医疗直接进入科普领域,在同类药品众多的情况下,随着竞争的加剧,患者得到的将不仅仅是药品,更多的还会加强患者鉴别药品信息的能力。
这也符合数字化医疗的发展进程。礼来中国信息技术部副总裁兼首席信息官白柳晨介绍,数字化创新迄今为止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数字化渠道的建立和面向内部的流程自动化和数据基础分析能力的打造;第二个阶段,打造灵活有效的数字化平台,打通线上和线下全渠道布局,为患者、医生、药师提供一站式定制化服务;第三个阶段,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方面与企业业务进行深度融合,用人工智能决策引擎,将数字化平台打造得更加智能、有效及个性化。
通过AI等创新技术的持续革新以及与跨国药企在业务方面的深度融合,这也在预示着,我国医药市场正在由卖方驱动走向买方驱动。
跨国药企探索智慧医疗成趋势
除了聚焦后期的疾病管理,布局前期的药物研发也成为近年来跨国药企发力的一个重要方向。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成熟,以及疫情的催化作用,智慧医疗的发展也按下了“快进键”。从公共卫生管理到医院的智慧升级、患者的求医购药,医疗健康正迎来全方位的升级;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核心的数字技术,成为推动这场升级的“数字引擎”。
据IDC数据预测,到2025年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市场总值将达到1270亿美元,其中医疗行业将占市场规模的五分之一。在中国,医疗与数字化技术的结合发展势头迅猛,日益显现出巨大潜能。
人工智能赋能健康解决方案是默克中国创新中心本土化战略布局的重点方向之一。据默克公开资料,一直以来,默克都希望通过基于人工智能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为医疗健康价值链带来增值,如提高效率、加速新药研发、节省开支等。近几年来,默克中国创新中心通过默克中国加速器、默克中国种子基金等平台搜寻、孵化和投资优秀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和项目,包括人工智能芯片、人工智能辅助生殖、优化临床试验等,利用中国蓬勃的创新生态,携手各方伙伴、合作共赢。
“我们现在也在探索数字化医疗的解决方案,主要着力点在三个方面,一是加速新药临床研发;二是希望使患者看病就医变得更加便捷;三是帮助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默克中国创新中心创新项目与孵化总监李翊博士在日前举行的2021年人工智能大会上说道。
事实上,近几年,包括诺华、阿斯利康、百时美施贵宝等在内的多个跨国巨头,都在展开数字医疗的探索。
在谈及数字化医疗领域的布局规划,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医学事务部负责人杨海英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药物早期研发阶段,数据科学+AI通过机器学习,疾病数据库与生物医学知识图谱相结合,能够帮助更早发现新的潜在药物靶点。在新药开发阶段,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化工自动化相结合,可以使得原本需要数月才能研制完成的先导分子现在只需数周即可完成,而且无需人工干预。在临床研发阶段,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患者分类。人工智能还提高了临床试验用药需求的预测效率,从而降低了向全球19,000多个与阿斯利康合作的实验中心供应药物的成本,避免造成浪费。”
此外,在研发后期,阿斯利康还会通过“真实世界证据数据计划”拓宽对患者的洞察,依靠机器学习方法,更加准确、高效地获取患者治疗效果。如此,相比在研发、生产的过程中零散地使用高新技术,可以通过覆盖全流程的解决方案,将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融合到药物的全生命周期以及其他相关的运营实践中,从而从整体上更快地为患者带来创新药物。
数字化医疗正在不同的阶段改变医药行业原本的模式。据悉,在研发领域,阿斯利康的AI的应用探索已经覆盖生物学、药物化学等多个方面,在全球已经与数十家AI科技公司、大学和学会在展开合作。例如,今年,阿斯利康就先后宣布与深睿医疗、零氪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肺癌创新数字疗法产品。
“作为一家先进的、创新的、老牌的药企,我们的核心能力和积累还是在药物的研发、药物的商业化这方面。虽然我们在过去的几年已经开始跳出药物本身,在数字化、人工智能,诊断检测等方向发力。但在企业内部建设所有的能力是很难做到的。因此,我们必须要走的一条路就是寻找生态合作伙伴,要建立生态圈,这样才能真正达成我们的目标。”杨海英说道。
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上,跨国药企也具有一定的标准,在杨海英看来,在选合作伙伴的时候还要去评估对方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技术能力。虽然资源和团队能力我们会整体考虑,但是技术端尤为关键,阿斯利康会做非常严谨的技术评估。此外,我们希望合作伙伴不仅仅考虑产品本身而进行发力,希望对方也有建立生态圈的思维和行动方式,我们期待他们能够在患者管理、数字化等方面跟我们有同样的思考方式。
当下,各大跨国药企正在数字化医疗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希望通过云服务、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科技等技术赋能智慧医疗创新服务,未来,在多方助力下,有望打造一个多方共赢的智慧医疗生态系统。
来源:腾讯网
本文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