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北京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年度概况(2022年)》(以下简称《概况》)。《概况》显示,报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单位数量较2021年增长35.6%,Ⅲ类医疗器械相关报告占34.2%。
《概况》分为两部分。
一是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进展情况。2022年,北京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网络覆盖北京市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一级以上医疗机构及主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系统北京市有效注册用户达15364个,比2021年增加291个;其中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进口医疗器械代理人注册用户共1497个,占用户总数9.7%;医疗机构注册用户为1125个,占用户总数7.3%;经营企业注册用户为12742个,占用户总数82.94%。
二是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情况。2022年,北京市共有869家监测单位上报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11317份,每百万人口报告数量较2021年增长11.2%,报告不良事件的监测单位数量较2021年增长35.6%,反映北京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意识整体良好。
2022年,北京市共收到涉及北京市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进口医疗器械代理人的报告共计26688份,按医疗器械管理类别统计,Ⅰ类医疗器械相关报告1572例,占5.9%;Ⅱ类医疗器械相关报告15993例,占59.9%;Ⅲ类医疗器械相关报告9123例,占34.2%。Ⅱ类、Ⅲ类医疗器械的报告构成报告主体,与医疗器械风险程度高低相吻合。
《概况》强调,不同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报告数量受使用数量、报告意识、风险程度等诸多因素影响。因此,各品种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量的多少,不直接代表该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的高低,或实际风险程度的高低。
(摘自中国食品药品网)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