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2025上海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 上海医博会
媒体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 浏览
媒体中心
行业新闻

医疗器械展会 谈医疗器械中的医用管材

时间:2025-2-27 12:33:5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点击:

在医疗器械中很多气路,液路以及一些手术器械导管,这些都可以称之为医用管材,随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器械耗材化逐渐成为趋势。一起总结一下医用管材的相关知识。

1.医用管材的定义

医用管材是指在医疗领域中使用的管道材料,主要用于输送液体、气体或进行其他医疗操作。医用管材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以保证其安全性、可靠性、无菌性等。

管材可以是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甚至有些特殊场景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2.医用管材的应用

医用管材在医疗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2.1输液:医用塑料管是输液最为关键的元素之一,因为它保证了输液的通畅和安全性。输液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管材并控制其流量,以避免输液过快或过慢导致的不良反应。通常由PVC管或者PU管(聚氨酯管材)。不论其为那一种材料制备的管材,其都需要满足生物相容性要求,即对人体无毒无害。

2.2 引流:某些疾病需要引流治疗,这时就需要使用医用塑料管。引流的管径和材料要根据病患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需要选择耐腐蚀、柔韧性好的材料。

2.3 造口管:造口通常需要使用耐高温、柔韧性好的硅胶管,以保证患者的舒适度和治疗效果。

2.4 透析管:用于连接透析机与患者血液的管道,需选用生物相容性好、化学稳定性高的材料。

2.5 呼吸系统:用于气管插管、氧气面罩等,需选用柔软、透明、耐消毒的材料。

2.6 消化系统:用于胃管、肠管等,需选用耐腐蚀、无毒、无味的材料。根据目前内窥镜的发展及分类,有重复性使用的内窥镜,也有一次性使用的内窥镜,所以其部件管材插入管也是分一次性的和重复性的。一次性的优点在于可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重复性的成本低,产品可靠性强,但是存在消毒灭菌不彻底的情况,导致患者的交叉感染风险。

2.7 泌尿系统:用于导尿管等,需选用柔软、无毒、无味的材料。

2.8 循环系统:用于心脏起搏器导线、血管支架等,需选用抗折弯、无毒、无味的材料。

2.9 血液采集和输注:用于采血针头、血袋等,需选用生物相容性好、化学稳定性高的材料。

2.10血管超声介入导管

医用管材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以上只是部分例子。根据不同临床用途选择合适的大小,材质,性能管材,以保证医疗安全和治疗效果。

3.医用管材的成型

医用管材的成型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3.1冷成型:通过外力使管材发生形变,达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常见的冷成型工艺有冷拉、冷拔、冷弯等。这种工艺可以生产出精度高、尺寸稳定的管材,但需要较大的设备和力矩。这种主要是针对金属管件。

3.2热成型:利用热塑性材料的热塑性特性,通过加热软化管材,再将其放在模具中冷却定型。常见的热成型工艺有热弯、热压等。这种工艺可以生产出较复杂的管材形状,但需要控制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这种对于模具的形状及表面粗糙度要求很高。

3.3焊接:将两个或多个管材通过熔融、粘结等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所需的管路系统。焊接工艺可以分为熔焊接、压焊接等类型,根据不同的管材和用途选择合适的焊接方式。例如塑料的超声波焊接,金属管件的激光焊机,钎焊等

3.4挤出成型:通过向管材内施加压力,使管材在挤出模具内受压变形,形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挤出成型工艺可以连续生产管材,生产效率高,但需要控制挤出温度和模具设计。根据管材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挤出机进行挤出成型。一般针对圆形的管材,有单腔管,也有多腔管。

3.5注塑成型:将熔融状态的塑料注入模具中,冷却后得到所需的管材形状。注塑成型工艺可以生产出结构复杂的管材,但需要控制注塑温度和模具精度。一般针对小心部件,结构复杂的管件或者管件的接头,现在针对尺寸非常小的部件有一种新型的微注塑工艺。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成型工艺来生产医用管材。同时,还需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和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保证医用管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医用管材的安全性首先要保证管材原料的安全性,生产过程带来的危害尽可能要避免。

4.医用管材的发展及前景

对于传统的医用管材,没有特别的变更。对于高价值的管材,如心脏介入管材,内窥镜重复性的插入管等管材会往小型化,高性能化发展(力学性能,扭矩传导,插入顺应性,弯曲可调等)。虽然目前大多介入的管材在诊疗过程中患者都是全麻状态。但这些介入的管材还是会往小型化发展,尽可能的减少患者的痛苦,减少对患者血管,粘膜的损伤。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